热门标签

揭秘华为身后“投资猎手”:4年捕获11家上市公司,足迹遍及半导体主要环节

时间:1个月前   阅读:9

难以想象,在相对垂直的硬科技赛道,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投资机构,已捕获11家IPO企业。

2月10日,“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行业第一股”裕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裕太微”,688515.SH)登陆科创板,持股比例为6.97%的哈勃科技,是公司的第4大股东。

裕太微是哈勃科技2023年捕获的首家IPO企业,也是其成立以来投出的第11家IPO企业。因捕获目标手法精准,战绩彪悍,哈勃甚至被外界冠以“硬科技IPO收割机”称号。

哈勃科技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投资丛林中杀出重围?这与其背后站着的科技巨头不无关系。

哈勃投资由华为成立,包括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哈勃科技”)和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深圳哈勃”)两大主体。

放眼整个科技赛道,腾讯、阿里、百度等公司均有自己的战投部门,更是创业者心中炙手可热的投靠对象。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腾讯系共投资(含并购)1142家公司,阿里系共投资(含并购)678家公司,即便是投资较少的百度系也投了(含并购)355家公司。

相比之下,华为在投资方面更显谨慎,根据IT桔子数据,截至今年2月,华为系投资(含并购)的公司仅百余家。

“华为的团队一直很低调。”2月21日,熟悉华为的科技投资人吴坤(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投资方面,华为站在产业的前沿,围绕主业进行“查缺补漏”,因此更具战略投资的属性。

图源:图虫创意

“产业+投资”并行

近日,拓维信息(002261)(002261.SZ)控股的湖南开鸿智谷数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开鸿智谷)发生工商变更,哈勃成为持股5%的新增股东。

开鸿智谷成立于2021年12月,拓维信息持股76%,拓维信息官网显示,其专注于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及产品业务,是首批6家OpenHarmony生态使能伙伴之一,也是哈勃今年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与纯粹的财务投资者不同,哈勃对产业的发展趋势有判断,能用产业的眼光去看技术是否有需求。有半导体投资人向媒体表示,与哈勃一起看项目,在很多项目中,华为的采购VP会直接参与投资的谈判,因为一些被投企业是华为的上游供应商,或者和华为有业务合作。

“如果我是一个创业者,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公司风险投资)除了给我钱,还给我订单,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我肯定会选择CVC。”吴坤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华为向被投企业提供的最大资源就是订单,效果立竿见影地体现在销售收入上。举例来看,哈勃投资的灿勤科技(688182.SH),2022年上半年,来自第一大客户华为的收入占到整个收入的77.30%,该公司向华为主要销售陶瓷介质滤波器产品,是华为5G基站滤波器的第一大供应商。

另一个例子是思瑞浦(688536.SH),投资思瑞浦的第一年,华为就给思瑞浦带去了1.7亿元的订单,使其营收从2018年的1.14亿元增至2019年的3.04亿元,同比增长167%。

即使哈勃没有把投资收益放在最突出位置,但其财务回报依然不容轻视。

图源:图虫创意

招股书显示,哈勃科技认购灿勤科技时,对应的认购价格是8元每股,公司估值24亿元。截至2月23日收盘,灿勤科技的股价为18.37元/股,市值73.48亿元,已经实现3倍增长。

思瑞浦亦是如此。2019年5月,成立仅22天的哈勃科技以7200万元认购思瑞浦224.1147万股,单价32.13元。同年12月,思瑞浦完成新一轮股份转让和增资,哈勃占股数量达到479.9万股。

2020年,思瑞浦登陆科创板,2021年解禁期刚过,哈勃便减持80.80万股,2022年上半年又减持9.33万股。其中,仅2021年10月21日-11月26日,哈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8万股,减持金额就达到6126万元。

长期观察哈勃投资的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哈勃的很多投资是战略投资,短期内财务退出的预期并不算高,另外,哈勃2019年才开始投资,很多项目还没有进入IPO。

,

Telegram私人频道www.tel8.vip)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Telegram私人频道导出包括Telegram私人频道、telegram群组索引、Telegram群组导航、新加坡telegram群组、telegram中文群组、telegram群组(其他)、Telegram 美国 群组、telegram群组爬虫、电报群 科学上网、小飞机 怎么 加 群、tg群等内容。Telegram私人频道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电报频道/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

,

已投90余家公司

短短4年时间,哈勃在投资界异军突起,纵横驰骋,离不开华为的“撑腰”。取名哈勃,也颇具深意。作为世界上第一台脱离地面、飘浮在太空中的望远镜,哈勃自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之一。

成立哈勃之前,华为在投资领域一直颇为低调谨慎。2016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还曾在亲自回答员工关于投资的问题时提出:“我们原则上不对外进行投资,投资就意味着终身要购买她的东西,因为她是我的儿媳妇。我们主要关心所有的产品是世界上最好,而不是我儿媳妇生产的。”

任正非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也是华为的投资态度。1987-2019年,华为公开的投资事件不多,且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半导体、云存储等关键技术领域。

直到4年前,华为成立哈勃,开始在投资界大展拳脚。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哈勃投资共投资90余家公司,其中,集成电路占比近半,哈勃投资的足迹覆盖半导体的主要环节,第三代半导体更是其心头好。

时代周报记者制图,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开信息

产业链人士提出,第三代半导体生产步骤包括单晶生长、外延层生长以及器件/芯片制造,哈勃投资在第三代半导体的几个生产步骤上几乎皆有布局。

2019年8月,天岳先进最先出现在哈勃科技的投资名单中。随后,又有从事外延片生产的天域股份、瀚天天成,碳化硅晶片生产商天科合达,以及提供第三代半导体相关设备的苏州晶拓、特思迪等加入。

站在产业角度来看,华为重点投资第三代半导体,也是因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有更大的谋局。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用于新能源车。

同时,华为还在智能汽车的其他领域频繁出手。2022年2月,哈勃参股钠离子电池企业中科海钠,成为第三大股东;不久,又联手小米投资锂电池企业卫蓝新能源;同年4月,再度出手智能汽车传感器核心器件供应商微源光子;两个月后,入股开发智能汽车高端控制器芯片的旗芯微。

终端业务遭受冲击后,华为不断加码对智能汽车的布局,哈勃投资的转向,一定程度上也是企业战略方向调整的结果。

图源:图虫创意

背后操盘手是谁?

尽管外界能窥探到的信息很少,但大众还是能大致描摹出哈勃的投资策略:最近4年,为应对国际环境,华为投资从保守变为激进,从过去的以并购为主,逐步转为注重战略投资和VC投资。

从人员配置上,足见华为对哈勃的重视。出任哈勃科技董事长、总经理的白熠,1997年就已加入华为,历任研发部员工、研究所合作部部长,还在企业发展部、金融风险控制中心担任总裁、副总裁位置。

在华为心声社区,白熠曾在2017年发文回忆:“仍记得2007年下半年,公司强调要加强业务与财经融合,把财务做成既懂业务又懂财经的钢筋混凝土。当时我在企业发展部刚完成华为与赛门铁克建立合资公司项目的谈判还不到一个月,便接到公司通知,调入财经体系管理销售融资与资金管理部。”

在资金管理部,白熠经历了许多“历史时刻”:公司第一次持有的现金超一百亿美元、两百亿美元;第一次操作10亿美元国际银团融资;第一次发行海外私募债券;第一次发行海外公开市场债券;第一次建立国际多币种资金池;第一次外汇交易超过百亿美元;规模操作外汇远期;规模开展汇困创新业务等。

这些经历,使得白熠能够胜任哈勃科技的职位,成为华为对外投资的“关键先生”。

白熠之外,哈勃科技的董事孔妍、周永杰、应为民以及监事李杰同样都是华为老将。其中,孔妍是华为财务专家,李杰在华为任监事会副主席;应为民曾担任华为无线网络研发总裁,周永杰则曾履职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

为什么和白熠搭班子的不是PE、VC行业大佬,而是华为各业务的老兵?

纵观哈勃过往的投资动作,以产业投资为主。据悉,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哈勃对外投资的决策权并不是掌握在投资公司自己手中,而是由和所投企业相关的业务部门决定。

这意味着,华为投资团队背后的操盘手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华为内部的一群业务团队精英。

上一篇:健康养生年轻化,赤点灵芝黑咖啡引领年轻人新潮养生

下一篇:摩通(JPM.US)行政总裁:美国利率或达到6%

网友评论